当前位置:
佛坪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与发展中的 作用与贡献探析
2016-11-10 16:29
来源:
打印
  

佛坪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与发展中的 

  作用与贡献探析 

  闫 小 民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长征中创建的。它的创建与发展经历两个阶段,即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鄂豫陕边,至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主力北上与陕甘边红军会合为第一阶段;1935年8月后,红二十五军留下的小部分红军与苏区多路游击师组成红七十四师继续坚持斗争,到1937年4月红七十四师离开鄂豫陕边为第二阶段,前一阶段的革命斗争是中共鄂豫陕省委领导的,第二阶段是由中共鄂陕、豫陕合并成立的中共鄂豫陕特委(陕南特委)领导的,前后共两年零4个月时间。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以商洛地区为中心区域,向东西方向展开。包括湖北省的郧西,河南省的卢氏、西峡、淅川,陕西省的洛南、商南、丹凤、商县、山阳、镇安、柞水、蓝田、长安、宁陕、佛坪、洋县、留坝等县的中心地带或边界地区。面积3万余平方公里,苏区人口有50万。 

  佛坪位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西部,它背靠秦岭,南频汉江,东临商洛、西接华阳。山连着山,岭连着岭,连绵不断,起伏跌宕,沟壑纵横,地势险要,便于红军开展游击战争。佛坪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面积不大,但佛坪县城袁家庄是国民党军队进攻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据点。红二十五军入陕和红七十四师离开陕南的2年4个月里,在佛坪大部分地方转战和驻留,在佛坪大部分地区虽然驻停时间不长,但在此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佛坪人民的大力支持,对于红二十五军顺利北上和红七十四师坚持革命斗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佛坪重要的战略位置为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纵横驰骋,转战迂回提供了空间 

  1935年9月9日,中共鄂陕特委和豫陕特委在商南县赵川镇梁家坟举行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确立独立坚持革命斗争的思想,以陕南为中心,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首先跳出敌人包围圈,决定在宁陕、佛坪地区开辟新根据地,成立了中共鄂豫陕特委,选举郑位三为特委书记。在中共鄂豫陕特委的领导下,1935年10月16日,在商南县碾子坪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十四师,师长陈先瑞。1935年10月到1936年“双十二”事变的15个月时间里,中共鄂豫陕特委率领红七十四师,在鄂豫陕苏区的广大区域内,由东到西,由西到东,由南到北,由北到南,同敌人兜大圈子,打了四个来回,不断地取得胜利。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 

  第一个来回:1935年10月中旬,红七十四师由商南县碾子坪出发,西进鄂豫陕交界的崇山峻岭地区,在山阳、镇安、柞水、宁陕之间与敌周旋,所到之处,向人民群众宣传红军又回来了,并且不走了,以实际行动宣传红军还在陕南,揭露反动派散布的“红军已在陕南彻底消灭”的谎言,号召群众用各种方式配合我军行动,警告反动土豪劣绅,不准做坏事,谁要欺压群众就要谁的命。同时,镇压少数反动分子。这次,仗打得少一些,但是经过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鼓舞了根据地群众的斗争情绪,打击了乡村反动分子的嚣张气焰,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胜利。 

  第二个来回:1935年11月中旬,敌第四十军以3个团的兵力向鄂陕边区压来,红七十四师为摆脱敌人的进攻,经郧西县二天门一带向宁陕、佛坪一带挺进,摆脱了敌人的围攻。12月初,红七十四师在青铜关与尾随追来的敌四十军一个营激烈战斗,一举歼灭敌人一个营,此战告捷,军心大振,继续折北向西于12月中旬到达宁陕县四亩地。为了加强党的领导中共鄂豫陕特委在四亩地召开会议,决定开辟宁佛地区工作,成立了中共宁佛工委。1936年1月初,红七十四师继续西进抵达城固、洋县附近,后又挥师东进,沿途消灭紫荆关、官坡、三要司等处反动民团50余次,缴获长短枪400余支,继又打开西坪、富水关、荆紫关。歼敌保安团300余名,缴获枪300余支。 

  第三个来回:1936年2月中旬,红七十四师由豫陕边西进。由佛坪北出秦岭,在户县境内横扫保安团队,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在洋县华阳、留坝县西江口歼灭民团150余名,缴获枪支近百支;在凤县双十铺,黄牛铺消灭敌保安团400余名,缴获长短枪300余支,军用汽车5辆,并在50公里长的公路上烧桥梁、割电线,迫使敌汉中至宝鸡的公路交通中断半个月。后又折返东进,歼峦庄、兰草、官坡等地民团200余名,缴获枪130余支。 

      第四个来回:1936年4月下旬,红七十四师由梁家坟西进,在漫川关消灭民团百余名,缴获枪60余支。5月中旬,红七十四师到宁、佛边后,特委将红七十四师的所属部队分编为第一、五、六三个团,由特委主要领导人率领,四处打游击,一团由郑位三率领,五团由李隆贵率领,六团由陈先瑞率领。9月底三个团在宁陕县的猴子坪进行休整,继又东进至豫陕边。在西坪毙敌公秉藩部近百名,俘中校军官一名,缴获二十响驳壳枪50支,机枪7挺,步枪数10支。在官坡歼灭卢氏保安团一个加强连170余名,缴获步枪130余支,轻机枪2挺。 

      在与中共鄂豫陕省委失去联系,敌军四面包围清剿的艰苦条件下,中共鄂豫陕特委率领红七十四师,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同敌进行了上百次的战斗,打破了敌人的多次围攻,歼灭敌正规部队与地方反动武装约4000余名,缴获各种枪3000余支。红七十四师以大回旋的行动,忽东忽西,打破了敌人四次围攻,从而坚持和开拓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二、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四次攻占佛坪县城,吸引了国名党军队,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 

  1.红二十五军攻克佛坪县城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奉中共中央指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以下简称红二十五军)撤离鄂豫皖苏区进行长征。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吴焕先,政治部主任郑位三率领红二十五军二二一、二二五两个团和军部直属部队离开鄂豫皖苏区,于12月8日进入陕西南部。 

  在陕南,红二十五军以灵活多样的游击战术,横扫商县、山阳、郧西、镇安、柞水等县民团,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很快就建立了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1月,蒋介石调集驻守河南的国民党第四十军一一五旅2个团,驻湖北的国民党四十四师一三O旅3个团,配合陕军一二六旅、警二旅、警卫团等部,对红二十五军发动围剿,企图在红军立足未稳时予以歼灭。红二十五军为了消灭国民党军于2月1日、5日在柞水县的蔡玉窑、蓝田县的文公岭将陕军一二六旅大部歼灭。2月下旬,陕军警二旅又向鄂豫陕根据地逼近。此时,红四方面军正在实施陕南战役。为了配合红四方面军作战,拖疲国民党军而后歼灭之,红二十五军决定西进汉中。    

  3月3日,红二十五军攻克宁陕县城。3月4日,红二十五军从宁陕县城出发,经四亩地、陈家坝、三郎沟、东岳沟,歼灭国民党守军保安团,攻克佛坪县城。3月5日,红二十五军在佛坪县关帝庙召开军民大会,向民众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红军打土豪闹革命的道理,当众处决了9名罪大恶极的恶霸和保甲人员;没收了土豪劣绅的36000多斤粮食和大量的油、肉、衣物,设7个点分给l75户贫苦农民。人民群众欢天喜地,拍手称快。两天后,红二十五军撤离佛坪县城,向洋县进发。 

  2.红七十四师一打佛坪县城 

      1935年7月,中共鄂豫陕省委在沣峪口召开会议,决定红二十五军北上与西北红军会合,迎接中央红军的到来。同时授命陈先瑞、郑位三带领二二三团第九连60余人,留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斗争,牵制国民党军,掩护主力部队北上。10月,红九连与鄂陕、豫陕特委领导的游击师在商县的碾子坪会师,合编为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陈先瑞任师长、李隆贵任政委、方升普任参谋长、曾琨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一、二营,手枪团、特务连、警卫排,共700余人。同时成立鄂豫陕特委,郑位三任特委书记。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红七十四师决定离开老区,到镇安、柞水、佛坪一带活动,开辟新的苏区。 

      红七十四师刚成立不久,就遇国民党军四十师的一个营尾追侵犯。红七十四师在镇安县青铜关设伏,击毙国民党军营长以下100多人,缴获机枪4挺,长短枪40余支。首战告捷,红七十四师军威大震,干部战士信心百倍。接着又在东江口、营盘街歼灭两个保安团,乘胜西征,于193 5年11月初从宁陕的四亩地进入佛坪,经陈家坝、三郎沟、桃园子、王家湾,直逼佛坪县城所在地袁家庄。 

  这时,国民党佛坪县长李慧亭、保安大队长李志甲闻听红军已逼近县城,遂带领政府公职人员和保安大队300余人,集结于袁家庄街西的山上,企图据险而守,阻止红军进城。但红七十四师手枪团在东面庙垭梁机枪的掩护下,迂回突袭,包围了西山山头,击毙击伤国民党保安队员10余人,俘获数人,国民党残军仓皇逃命。战斗中,国民党佛坪县长李慧亭的棉衣袖子被子弹打穿,吓得瘫痪在地,被卫兵连背带拖,逃出战场。 

  攻占佛坪县城后,鄂豫陕特委于2月中旬在宁陕、佛坪交界的四亩地召开会议,认为宁陕、佛坪地区的地理条件、群众基础都很好,符合建立根据地的要求。因而决定成立宁佛工委,发动群众,扩大游击力量,建立根据地,作为红七十四师长期活动和战斗的基地。 

  3.红七十四师二打佛坪县城 

      1936年1月初,红七十四师以声东击西的战术,先进至洋县金水河地区,在金水河、良心、碗牛坝、秧田一带活动。并在汉江边漂放宣传标语后,挥师东进,直至打到漫川关、河南西坪等地。这时,国民党当局又从湖北、河南调集军队,企图围剿红军。红七十四师再由东向西甩脱国民党军的围剿,于下旬进入宁、佛地区,稍事休整后,翻越秦岭到周至、户县一带打土豪、过春节。春节刚过,西安、宝鸡的国民党军又来围攻,红七十四师则以急行军的速度翻过大雪覆盖的秦岭山脉,奔向佛坪,消灭了刚组建不久的佛坪县保安团,第二次占领佛坪县城袁家庄。红七十四师两次打开佛坪县城,对群众鼓舞很大,使根据地建设出现了新局面。青年农民刘培德、夏双儿、张德义等20多人参加红军,使红军队伍得到了扩充。 

      国民党见红七十四师在宁陕、佛坪日渐强大,便于1936年农历二月,调集驻防汉中的国民党四十九师、安康的四十四师、胡宗南的混成旅、宝鸡的陕军警一旅、三原的陕军警二旅和特务团,以严密封锁结合跟踪追击的手段,对红七十四师发起又一轮的围剿。对此,红七十四师采取大回旋的游击战术,于2月中旬由佛坪西去,一路横扫洋县华阳、留坝民团,直抵凤县双石铺(今凤县县城),迷惑调动国民党军后,又突破重围,东返豫陕边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又一次围攻。 

      4.红七十四师三打佛坪县城 

  1936年8月22日,红七十四师从洋县秧田出发,行至佛坪县西岔河,痛击西岔河民团,沿途焚毁国民党军的炮楼,向佛坪县城挺进。这时,国民党佛坪县政府重新组建了保安团和保安大队,拥有六七百支枪、近千人的武装力量。并在县城周围筑起了碉堡,驻兵固守。当得知红军来临的消息后,保安团和保安大队在庙垭山上摆开阵势,企图凭借有利地形,阻止红军进城。红七十四师先头部队在营长孙光的果断指挥下,迅速包围攻击国民党军占领的“得胜寨”。保安团、队虽然有近千人,却是乌合之众,哪见过如此阵势,便从后山溃逃而去。红七十四师第三次占领了佛坪县城,受到城内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端茶送饭,慰劳红军。几天后,在袁家庄秘密接头处的配合下,部队又返回东岳殿、西岔河一带,将西岔河的甲长翟某、东岳殿肖家庄的恶霸地主李某公开处决,打开地主家的粮仓,分粮给穷苦农民。当地群众欢欣鼓舞,革命热情十分高涨,青年踊跃报名参加红军。之后,红七十四师又沿椒溪河北上,经两河口翻越天华山向宁陕集中。 

      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独立坚持陕南斗争近两年,先后消灭敌人三千余人,缴获长短枪千余支,牵制了敌四十四师、四十九师,杨虎城警一、二、三旅,胡宗南一个师,国民党别动队等20多个团的兵力,这不仅直接支援了川陕苏区的战争,而且分散了国名党追堵中央红军长征的兵力,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北上长征,这也形成了红二十五军长征“成为红军长征中先期到达陕北的第一支队伍”。 

  三、佛坪会议的召开,坚定了红二十五军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的正确方针 

  1935年7月15日,红二十五军跨过秦岭威逼西安,在长安县缴获《大公报》,方知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合,先头部队已到松潘,主力有北上动向,原鄂豫陕省委交通员石健民从上海到达军部,送来中央文件,带来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川西并有北上动向的消息。7月16日晚上,中共鄂豫陕省委在长安县沣裕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为配合主力,牵制敌人,使主力顺利完成北上任务,红二十五军即离开陕南西征,陕南留省委常委和委员郑位三、李隆贵、陈先瑞等坚持鄂豫陕根据地斗争。7月22日,红二十五军经过佛坪旧城(今属西安市周至县)时,省委在此举行了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的战略方针,并立即展开了北上的行动,红二十五军西征至留坝县江口,部队经过整编,7月30日,4000多名红军战士又一次踏上征途,西征北上,“迎接党中央”、“迎接主力红军”。 

  鄂豫陕省委在远离中央的情况下,果断地作出西征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的战略决策,完全符合全国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党中央、毛泽东率领主力红军抗日的战略意图。 

  四、乡村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唤醒了广大民众,扩大了红军影响 

  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在坚持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斗争期间,先后在佛坪建立了3个苏维埃红色政权,1个秘密组织,1个秘密接头处。全县建有红色政权的乡村达9乡46个村,人口29000余人,面积约1151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县乡、村人口及总面积的82%、78%、82.5%和90%,红色政权建立后,发挥了积极作用,组织群众打土豪分浮财,抗捐抗租,给红军带路、传送情报、护理红军伤员等,各个政权组织均坚持斗争达 3个月以上。 

   1.龙潭子乡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农历1936年1月上旬,红七十四师攻克佛坪县城后(红七十四师二打佛坪县城),于正月12日进入岳坝境内。岳坝、栗坝乡离佛坪县城较远,山大林深,便于红军活动,且该地又是东到商洛、西到华阳根据地的必经之地,群众苦大仇深,斗争热情高。红七十四师决定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创建一块小型根据地,作为东西行动的落脚点。红军把邻近几村的群众集中在岳坝乡龙潭子村关帝庙场上召开大会,宣讲革命道理,并宣布成立了龙潭子 

  

苏维埃政权。 

  龙潭子苏维埃隶属红七十四领导(后归宁佛工委领导),辖岳坝、栗子坝两乡lO个村,面积约405平方公里,耕地8058亩,人口3642人。苏维埃主席由岳坝乡的张老二担任,委员有岳坝乡的雍启真、惠义堂和栗子坝乡的张义成。为了巩固龙潭子苏维埃政权,红军大部队临走时,留下了一个受伤的排长(不知姓名)和一个名叫张柱娃的受伤战士协助当地政府工作。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在红七十四师和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下,在辖区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土豪分浮财活动,先后把周乐仁、马明月、伍清乾、艾三益、代尚宾等10名恶霸地主抓住枪毙,并将地主的粮食、肉、油、衣物等分给贫苦农民。 

  龙潭子苏维埃政权坚持斗争近3个月时间,在当地影响较大。后遭到敌人破坏,红军排长惨遭杀害,苏维埃主席张老二被敌人抄家后,被迫逃往关中,受伤红军张柱娃跑到宁陕四亩地,回到红七十四师。 

   2.孔家湾乡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宁佛工委成立后,为了给红七十四师创建一块巩固的根据地,宁佛游击大队在方升普、曾煜领导下,1936年元月在邻近四亩地的孔家湾建立苏维埃政权。 

  孔家湾苏维埃政权辖陈家坝、石墩河两乡九个村,而积142平方公里,耕地8879亩,人口6237人。苏维埃主席由红军干部袁希平担任,委员有红军曹阴槐,熊建地、陈家坝乡的农民陈五 

  

贵和石墩河乡的农民何年礼、康纪富。 

  孔家湾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在宁佛工委及袁希平等人领导下,组织群众安置、养护红军伤员,开展抗捐抗租和打土豪分浮财等活动。孔家湾苏维埃于1936年4月下旬遭到敌人破坏,坚持斗争达四个月之久。苏维埃政权虽遭破坏,但陈家坝、石墩河两乡人民仍心向红军,做了很多革命工作。 

  3.沙窝子乡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936年2月间,宁佛游击大队在方升普和曾煜的带领下,活动于佛坪的广大山区。2月下旬,游击队从岳坝乡龙潭子到长角坝乡小兰坪,处决了罪大恶极的伪保长吴彦明后,向龙草坪一带进发。部队走到龙草坪乡干板坡九丫子时,遇上了敌四十九师的一个连,激战中打死打伤敌军30多人(击毙敌连、排长各一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战后,游击队撤至长角坝乡上沙窝村,此地群众基础好,红二十五军及七十四师多次从此路过,宿营,并建有红七十四师的秘密接头处。为了巩固这一地区,宁佛工委在原秘密接头处的基础上,建立了沙窝子苏维埃政权。 

  沙窝子苏维埃隶属宁佛工委领导,辖龙草坪、长角坝两乡九个村,面积约315平方公里,耕地4418亩,人口3075人。苏维埃主席由长角坝乡的陈太冲担任,委员有长角坝的南光成、官正旺和龙草坪乡的郭浦元、徐树贵、谭石匠。 

  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农民群众斗志高涨,广大妇女主动为红军赶制衣服、鞋袜,年轻农民组织起来给游击队站岗放哨,并去 

  

县城侦探敌情,游击队在龙草坪、长角坝乡范围内开展了打土豪运动,先后处决了民团头子陈跃林、坏蛋罗乡约、敌探苏道溪、国民党税收人员李发奎、刘老七。 

      沙窝子苏维埃政权坚持斗争了3个半月,1936年6月初,国民党部队前去清剿,主席陈太冲、委员南光成被敌人抓住严刑拷打,并惨遭杀害。 

  4.袁家庄秘密接头处的建立 

  1936年元月下旬,红七十四师攻克宁陕县城后,由四亩地、陈家坝、三郎沟到袁家庄,消灭了县保安团,攻占了佛坪县城。由于前期红二十五军占领佛坪县城给群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因此红七十四师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群众主动给红军反映情况,抬担架,把最好的东西送给红军吃,妇女还自动帮助红军洗浆、缝补衣服,做鞋子、袜子。红七十四师把大地主李志甲、李洪林、李雅川、李洪举等人的粮食、衣物、钱财分给穷苦农民,并杀了土豪劣绅家的猪,在街上做酒席,宴请当地百姓。之后,在关帝庙场上召开了群众大会,红军领导给群众讲了话,宣传党的主张和打土豪闹革命的道理,部队还同当地群众进行了联欢。 

      红七十四师觉得形势很好,决定在此多住几日,一方面休整、扩充部队,一方面组织发动群众,扩大红军影响,巩固佛坪根据地。由于袁家庄系伪县政府所在地,属敌常驻要点,不宜建立公开的苏维埃政权,红七十四师即决定在此建立“秘密接头处”。接头处的负责人是李润生,成员有张正财、杨喜娃、翟登娥(女)、 

  

索老四。 

  袁家庄秘密接头处成立后,做了大量的秘密工作,如向群众革命道理,动员广大青年农民参加红军(仅36年元月下旬一次就有赵幺娃、夏双儿等近20名青年参加了红军),组织群众抗租抗捐,给红军传情报等。 

  后秘密接头处遭到敌人破坏,张正财被国民党县保安队杀害。但敌人的嚣涨气焰没有吓到革命群众,接头处的其他人员仍继续坚持秘密工作,一直到红七十四师撤离鄂豫陕根据地为止。 

      5.肖家庄乡级农会组织的创建 

  1936年8月22日,红军攻克县城后(红七十四师三打佛坪县城),受到了县城群众的热烈欢迎,后在袁家庄秘密接头处的配合下,部队又返回到东岳殿、西岔河地区。红军将沿河两岸敌人修筑的碉堡全部烧毁,并将西岔河的伪甲长翟鹏举、吴大良,东岳殿、肖家庄的恶霸地主李洪均抓住镇压,把大地主李洪林的粮仓打开,分给穷苦农民。当时,东岳殿、西岔河两乡人民欢欣鼓舞,斗争热情高涨,吴元禄、黎洪军等10余名青年勇跃参加了红军。红军领导孙光等人准备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但考虑该地离县城较近,公开建立苏维埃政权不实际,恐难坚持,遂在肖家庄建立了秘密农会组织。 

  肖家庄秘密农会行使苏维埃政权职责,隶属红七十四师领导,辖西岔河、东岳殿两乡15个村,面积199平方公里,耕地10881亩,人口7588人。农会主席由西岔河乡的王老五担任, 

  

委员有东岳殿乡秦陈氏(女)、黄金安、石大礼、李文和西岔河乡的毛家福。 

  肖家庄农会成立后,主要开展了一些秘密的宣传工作,并暗地组织群众进行抗捐抗租斗争,同时负责给红军探听敌情、传送情报。 

  肖家庄农会委员会秦陈氏、毛家福后遭敌人杀害,但农会主席王老五等人没有屈服,继续开展秘密工作,一直坚持到1936年底。 

  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创建并坚持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军虽然在佛坪的时间短,活动较少,没有像在洋县华阳那样建立巩固的苏维埃政权,但红军走到哪里,就把革命思想传播到哪里,红军在佛坪活动期间,不仅打土豪,分浮财,而且适时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思想。红军在陈家坝陈家院子留下的标语:“土豪土豪,快乐逍遥,红军一到,狗命难逃”,“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红军在狮子坝留下的标语是:“第十一师和第十七师大部分是反帝国主义的先锋”,“红四方面军占领陕南”;红军在上沙窝留下的标语有“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穷人耕地”,“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刷写标语,传播的革命思想,铭刻在广大的佛坪人民心中,红军开展声势浩大的打土豪分浮财活动,在佛坪这块荒僻闭塞的土地上播下革命的火种,唤醒了千千万万受苦难的佛坪人民,红军所到之处,宣传我党、我军的政治主张,积极发动群众,在群众中扩大了党和红 

  

军的影响。为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创建巩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五、佛坪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踊跃参加红军 

  佛坪人民把参加红军当作对革命的最有力支持。据统计,在坚持鄂豫陕革命根据斗争期间,佛坪参加红军的有赵幺娃、夏双儿、张德义、宋从周、刘培德、康纪富、车清云等近50名青年,这些优秀农民的踊跃参军,进一步壮大了红军力量,红二十五军1934年12月入陕时只有2500多人,虽然残酷斗争的减员,到1935年7月在留坝县两江口整编时已发展到4000人(不含留在根据地的300人);红七十四师组建前只有红军300多人,最后离开鄂豫陕苏区时发展2100人。正如中共鄂豫陕省委在《关于创造新的苏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决议草案》中指出的“扩大红军是创造新苏区的最首要最根本的任务。这个工作的成绩是决定我们革命事业发展的尺度”。红军的兵源寓予人民群众之中,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于创造发展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开展“打土豪、分浮财”斗争 

  李书全同志在陕南斗争的回忆中说“ 陕南群众生活苦,苛捐杂税重,群众容易发动,特别是打土豪分浮财,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陕南群众生活的艰苦,部队编有顺口溜,陕南三大宝, 

  

石板房子龙须草,包谷糊糊吃不饱”。佛坪也不例外,地处秦岭腹地,峰峦叠嶂,山大林深。当时官府的苛捐杂税,地方的的残酷剥削,土匪的烧杀抢掠,憨厚淳朴的佛坪人民靠勤劳的双手哪能换来丰衣足食,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民不聊生的严酷现实,增强了佛坪人民奋力抗争意识,在苏维埃政府组织下,同地主豪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5年3月4日,红二十五军攻占佛坪县城后,红军在佛坪县关帝庙集合开会,徐海东、郑位三等红军领导向群众宣传打土豪闹革命的道理,向群众讲话,说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是专门打到地主恶霸,解放穷人,让穷人过上好生活的。抓了9名恶霸地主及罪恶多端的伪保甲人员,控诉了9人的罪状。最后将他们处决。红二十五军还打开伪县政府的仓库,没收了10名土豪劣绅的粮食分给贫苦农民,人民群众欢天喜地,拍手称快,还编了红色歌谣“庙垭梁上枪声响,红军来到袁家庄,穷苦人民喜洋洋,敌军土豪四处藏。红军打开土豪仓,分肉分钱又分粮,关帝庙前摆酒席,穷人今日把头扬”。龙潭子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在红七十四师和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下,辖区的农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土豪分浮财活动,先后杀了10名恶霸地主,把地主的粮食、肉、油、衣物等分给贫苦农民。肖家庄农会组织建立后,农会组织农民把西岔河的伪甲长翟鹏举、吴大良,东岳殿肖家庄的恶霸地主李洪均抓住镇压,把大地主李洪林的粮仓打开,分给农民。在农民群众的革命运动猛烈打击下,乡村的土豪劣绅威风扫地,基层的反 

  

动政权纷纷垮台,根据地的巩固区域里出现了“一切权利归苏维埃”的新的政治局面。 

  3.积极掩护伤病员和参加后勤方面工作 

  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下,红军本身的后勤工作部门很不健全,事实上也难以健全。因此红军的各项后勤工作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和各群众团体组织农民群众来承担的。其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自1935年3月红二十五军攻占佛坪县城后,佛坪人民群众认识了红军。在1935年11月8日红七十四师第一次打佛坪县城后,群众见红军吃饭没菜没油,就主动给红军送菜、送油,有的群众给红军送去了腊肉、熊肉、野猪肉,群众主动给红军担水、烧茶水、带路、抬担架、妇女主动给红军做鞋、缝补衣裳等。袁家庄秘密接头处成员翟登娥组织妇女给红军缝衣裳作袜底,制作子弹袋,红军给她报酬,她执意不要,最后红军硬送她四丈土布。长角坝乡农民钱素珍、钱忠堂姐弟俩,就着“松明子”微弱的火光给红军赶制棉衣、草鞋。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不仅在后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也在战地动员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战前,人民群众坚壁清野,侦察敌情、封锁消息,组织担架队、救护队;战斗中,人民群众“蜂拥”参战,从而使我军战斗人员大为增加,使敌人陷入军民包围之中。战后,人民群众又积极救护和转送伤员。红军在抓捕伪甲长翟鹏举、吴大良时,俩人慌不择路,躲进猪圈,藏到猪窝里,一位姓陈的妇女发现后,急忙跑去报告红军。在红七十四师一打袁家庄时,农民索 

  

老四亲自制作担架,自愿为红军伤员抬担架,红军给他钱他不收,红军送给他一丈二尺布和五升大米。陈家坝农民张国武,家里收养了七八个红军伤员,在家养伤10多天。龙潭子苏维埃干部雍启真,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把红军伤员张柱娃背到山上崖洞里,并给伤员送饭送水,采药疗伤。那段峥嵘岁月中,军拥民民拥军,佛坪人民和红军亲如一家人,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结下鱼水情谊。“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难能敌!”毛泽东同志的话,是那段历史最好的的印证。人民群众积极地参加战地动员和战地后勤工作,对于夺取战斗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4.佛坪人民不畏残暴,英勇不屈为革命作贡献 

  革命根据地来之不易,它是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创建和发展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在匪军所到之处,在敌人“清乡”中,根据地内有1000多名干部和群众被敌人杀害,敌人是非常残暴的,被害者有的被活埋,有的被刀铡,有的被肢解,有的被棒杀。人民群众是杀不绝的,吓不住的,他们在敌人面前不屈不挠,牺牲得极为英勇悲壮。佛坪许多干部也遭到敌人残酷杀害,红军侦查员吴开礼被敌人抓住后,在腿上的抢眼中穿上铁丝,吊起来拷打,酷刑致死。我党地下工作者王洪深同志被敌人抓住后,受到“身背火背篓”等酷刑折磨,后被活活埋在关上;肖家庄农会干部毛家福、秦陈氏被敌人乱棒打死,沙窝子苏维埃主席陈太冲,干部南光成被敌人抓住枪杀,红军战士赵幺娃被敌人抓 

  

住后宁死不屈,身中11刀英勇就义;袁家庄秘密接头处成员张正财,在敌人押赴刑场途中高呼“共产党万岁”,敌人非常惶恐,未到刑场便把张正财枪杀了;敌人的手段是惨无人道的,他们杀害了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还严禁人们收尸掩埋,那些英雄的遗体,就暴尸山野,其惨景酷象,目不忍睹,真可谓“无处不戴孝,处处有哭声”。 

  敌人的嚣张气焰没有扑灭革命的烈火,没有吓倒佛坪人民,英雄的佛坪人民仍心向红军,继续坚持革命斗争。肖家庄农会干部王老五,在组织受挫后,以做生意和耍蛇为掩护,多次前往商洛等地给红七十四师传送情报;孔家湾苏维埃干部陈发贵,苏维埃政权遭到破坏后,仍暗地进行革命活动,并于1938年在四亩地地下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冒着生命危险,在宁陕江口一带伏击国名党预备师一位副官,为四亩地党支部夺取枪支,佛坪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如巍巍秦岭傲然屹立,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作者为中共佛坪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联系电话:13992608993 

Copyright 2008 http://zx.hanzho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ICP备12007223号     网站地图

地址:汉中市民主街

政协汉中市委员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政协汉中市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