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中汉调桄桄概述
2016-05-18 15:22
来源:
打印

  汉中汉调桄桄概述

  张昌文

  汉调桄桄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是迄今为止在汉中城乡演出的历史最悠久的地方戏剧。南郑县桄桄剧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汉调桄桄唯一的专业剧团,在汉调桄桄历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主导作用。洋县杖头木偶以木偶形式表演汉调桄桄,也为普及宣传和传承发展汉调桄桄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演出活动使汉调桄桄和秦腔、汉剧、京剧、话剧等一起走进了现代社会,娱乐和吸引了现代观众,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中老年人的喜爱。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总面积2.7万平方千米,辖十县一区和一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80万。从秦置郡迄今已有2200多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东达襄邓,南蔽巴蜀,西控甘陇,北瞰秦雍,历史上曾受多种文化的影响,秦风、楚韵、巴歌、蜀调、羌习,兼收并蓄,形成了戏剧多元交融的地方艺术特色。

  从汉调桄桄的剧种名称看,不同于京剧、川剧、蒲剧、豫剧等以地域命名;也不同于碗碗腔等以声腔命名;不同于秦腔、弋阳腔、越调等以地域和声腔命名;还不同于河北梆子等以地域和器乐命名;而是融合了各种命名方式.以地域、声腔和器乐相结合命名,称为汉凋桄桄。桄桄读作guàngguàng,不读普通话guāngguāng。作为戏剧命名考汉调汉字之义的出处,无非以汉中之汉,或以汉水之汉,或以历史上曾有汉王、汉朝、汉人、汉字、汉文化之汉,以及曾把汉中、安康统称汉南之汉当无争议。调即声调,也就是发音的声腔是汉中地方声腔。桄桄指击节乐器——梆子,而又不叫梆子,以其发出的声音为名,这在众多的剧种艺术园地里,独树一帜。

  从戏剧体系看,汉调桄桄不是皮黄腔体系,而是梆子腔体系,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系,音阶为综合性七声音阶,调式为七声音阶的“徵”调式间“宫”调式。音乐包括唱腔、伴奏两部分。咏、自、唱、念的发音,均以汉江上游群众语音为基础。因地域环境与风土人情的不同,过去的汉调桄桄曾被分为东两两路,洋县、城固、西乡、佛坪等地称“东路桄桄”,又称“下路桄桄”;南郑、勉县、略阳、宁强、汉台区称“西路桄桄”,又称“府坝桄桄”。东路唱、白吐字发音多带关中语音,西路则带有巴蜀语音。东路演出以须生、正旦、大净为主的剧目居多;西路则以演出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见长。

  从戏剧传播看,汉调桄桄曾流布于汉中各县区并流传到安康、湖北、川北、陇东等地,据《陕西省剧种概观》记载:“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与李自成部,都有由汉水流域乱弹艺人组成的戏班;他们随军演出,将汉调桄桄播遍了长江流域和两南边陲。”“在四川各地西秦会馆,湘西南,两广,滇黔高原和西藏高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仍有‘洋县桄桄’‘洋州乱弹’的叫法。”为什么呢?一个重要原因是汉中古代交通分为陆路和水路两大交通网系。水路有2条,一为嘉陵江水路,入四川汇长江;一为汉江水路,从汉口沿江而上到勉()县。陆路共有7条,北有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故道4条越秦岭;南有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3条过巴山。这为汉调桄桃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从剧种特色看,汉调桄桄融合了川剧、秦腔、碗碗腔及陕南民间音乐。演出中合唱帮腔体现了川剧色彩。在音乐板式上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汲取了陕南地方戏曲音乐柔和质朴、悠扬委婉的长处,使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风格。其唱腔有慢、中、快、散各种不同板眼,不同速度的板式,主要包括慢板、二六板、川板、二倒板、垫板、滚板六类板式。除二倒板仅有一句唱腔,常作为成套板式唱腔的引子和过渡句外,其他所有板式既可独立运用单独成段,又可互相连接形成各种不同的成套唱腔,除了上述六类板式外,汉调桄桄唱腔中尚有一此特定的腔调,汉调桄桄的拖腔及彩腔则是表现剧中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渲染舞台气氛,深化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依附于基本板式之中的一种特殊腔调,其旋律高昂婉转,演唱时采用假声唱法,在腔调方面亦有软硬之分,喜苦之分,其作用在于增强人物情绪和音乐色彩,有严密的上下句词格、节拍,可在唱段中加入,也可在唱段前运用,但在伴奏上都用铜器打击乐给以衬奏,各种类别以打击乐的起涨运用来确定,其击乐均有固定起涨。常用形式有板壳子、壳壳子、扑灯蛾等。还有一些则是为一些特定的人物、情节所运用。此外,汉调桄桄板式之间相互都能衔接组成复合板式,二者也可以混合组成复合板式,进行转板,视剧情之需要而变化。同时,在衔接转换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打击乐、弦乐,或演员意才能转入,并有打破板式结构规律的情况。汉调桄桄唱腔中除彩腔外,还有由演员根据角色的情绪及个人嗓音条件,在不同板式中依据板式旋律创造的长短不一的拖腔、吹腔、反昆腔等.唱词句式包括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和散句,而以十字句、七字句为主。十字句为三、三、四格式,七字句为二、二、三格式;五字句为二、三格式。就其段式而言,均以上下句为基本结构特征,一段唱词一般由一个上下句组成,或由若干上下句组成。在弦乐定调上,秦腔以F调为主,汉调桄桄则以G调为主。管弦乐器主要有盖板(又叫二弦予)、板胡(反正调)、胡胡(低音板胡)、京胡(又叫丝弦)、三弦(又叫定弦)、海笛(又叫叽呐)、笛子、唢呐,现已增加琵琶、扬琴等。演奏时,盖板、板胡演奏乐师,手指戴铁套以金属触弦发出乐音,不同于一般的手指触弦。打击乐有尖鼓(又名干鼓)、平鼓(又名暴鼓)、堂鼓、战鼓(又名二鼓)、钩锣(又名大锣)、铙钹、八罗(又叫手锣)、饺子、木鱼、碰铃、马锣、土钹、海锣、吊钗、喇叭头鼓、鼓板等。在其音乐伴奏及曲牌演奏中有着独特的韵味和地方特色。用秦腔艺术家苏育民的话说:“有些唱腔听起来很像秦腔,但仔细一听,又不是秦腔,越听越美,这就是汉调桄桄的妙处。”

  从现存剧目看,汉调桄桄遗产丰富,传统剧目约一千二百多本。除辍演和散失者外,19591960年省、市组织挖掘出大小剧目723个,整理脸谱一百多幅。由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出版《汉调桄桄》传统剧目集11集,发表剧本81个。现存较早的剧本是清咸丰年间作家、城固人何炯若(18061860)创作的《英蓉剑》(又名《孟丽君脱靴》),上下两本,该剧一时轰动剧坛,风行数省。至今不衰。还有清末秀才洋县人何清真根据“二十四孝”创作的一批剧目,南郑人岳亮创作的《阿芙蓉》《濂河玩景》等等反映禁鸦片、反土豪劣绅的社会新思潮戏剧受到观众好评。这些创作增强了汉调桄桄的人民性和时代感,使汉调桄桄更加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陈显远、孟学范等汉调桄桄戏剧作家,创作改编发表了近50本戏,推动了汉调桄桄的时代发展。

  从演出社团看,汉调桄桄到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就已经相当繁盛,班社林立,名角众多。由于艺人社会地位低下且多为文盲半文盲,早期情况年久失传。据老艺人追忆清咸丰元年洋县人孙五存曾教过长字科班。清同治初年又教过万字科班,还有周寿禧创办了于字科班。清光绪四年(1878)由宋合子等任教的南郑县庆字科班,培养了戏状元王庚子()等。稍后创办的同字科班,培养了盖汉中的张同福(大净)等。清末民初,据统计,科班有新万、海、天、泰、同、顺、隆、兴、启、俗、吉庆、同太等四十多个专业团体。1951年春,由同乐、聚乐、协和三个班社的艺人成立了南郑县新民剧社。1951625日开演,后几经更名,发展为南郑县桄桄剧团,至今成为汉调桄桄剧种唯一传承演出的专业剧团,在改革大潮中,谋求新生。培养了国家级汉调桄桄传承人许新萍、陶和清。许新萍以其优美的唱腔和表演被誉为恍桄皇后

  从戏剧发展看,汉调桄桄作为民族戏剧,经过了漫长的萌芽、孕育及宋代形成,进入繁荣、发展时期。汉调桄桄供奉楚庄王,不同与秦腔以唐明皇为庄主。这说明信仰的地域特色及源泉,从文献和出土文物中可以发现某些端倪。1976年城固苏村出土的青铜面具,证明早在殷沃甲时代,汉中就有了类似戏剧人物面部化妆脸谱化的祭神跳巫用具。两汉时, 出生于城固县的外交家张骞从西域诸国带回胡茄、琵琶等乐器以及鼓吹乐“摩诃兜勒”曲等,为戏曲音乐提供了借鉴。宋洋州知州韩亿写有记载洋县戏剧活动的诗句“夜月人家奏管弦”“喧阗鼓吹迎神社”。蔡交有“郡官设幔张乐与民同乐”的记载,陆游更有从军南郑“华灯纵搏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等诗句。宋时略阳县老庙、财神庙已各建戏楼一座。1974年勉县武侯墓收藏了宋戏剧人物铜镜,1981年勉县出土了北宋乐俑歌舞俑砖面浮雕人物。洋县城隍庙戏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初二庙会中有两个戏班在此楼赛演,每天三场,中午、下午各在边台赛演,晚上在中台唱“撵台戏”,一家一折配演直到天明。这都证明了汉调桄桄在汉中戏剧的早期孕育和发展。

  综上所述,汉调桄恍历史悠久,杂取众长,剧目繁多,是汉中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培育起来的地方戏剧.并以其优美的“汉调”风采,体现了汉之韵。

  (原载张昌文、魏义友主编《中华梨园奇葩——汉调桄桄》一书,2012年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Copyright 2008 http://zx.hanzho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ICP备12007223号     网站地图

地址:汉中市民主街

政协汉中市委员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政协汉中市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