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目标是什么?
答:中央依法治国办从2019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树立一批批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杆,推动到2035年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
2.建设法治政府应当坚持哪些主要原则?
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切实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模式和路径;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动、协同发展。
3.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4.哪些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要进行宪法宣誓?
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5.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立的新发展时期的新目标体系是什么?
答: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6.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对全面打造高质量现代化法治政府作的阶段性谋划是什么?
答: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
7.法治政府建设的“五治”指的是什么?
答:“五治”指的是法治、精治、善治、智治和政治。其中法治强调实体合法与程序合法并重的底线性要求;精治旨在解决对行政裁量权的有效规制促进个案正义以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兼具力度与温度的以人为本的高水平执法;善治着重解决政府缺位、越位和错位等问题,着力实现政府职能深层次转变,以实现社会共治目标;智治突出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科技保障,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水平,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攻克法治政府建设痛点、难点和堵点;政治则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构成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
8.如何实现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答:(1)强化依法决策意识;(2)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3)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
9.建设法治政府对坚持集体讨论决定是如何规定的?
答: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部门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由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行政首长拟作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在会上说明理由。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要如实记录、完整存档。
10.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周期和程序是什么?
答:2019年,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从2019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梯次推进,树立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杆。2021年启动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2023年启动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示范创建实行网上申报、初审推荐、第三方评估、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实地核查、媒体公示和批准命名等程序。
11.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类别有哪些?
答:(1)综合示范创建。综合示范创建要求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符合《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90%以上指标。(2)单项示范创建。单项示范创建要求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以及其他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典型性,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可复制、可推广。需提炼不少于10条示范项目标准。
12.法治政府建设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答: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确定的督察对象有哪些?
答: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级以上党委、政府部门的党组织;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1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组织实施督察工作的主体是谁?
答: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和地方各级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组织开展。
15.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2)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3)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4)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5)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16.每年4月1日之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应当通过何种方式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答:通过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17.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2)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3)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4)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5)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6)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7)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8)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9)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
18.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包括哪些方面?
答:(1)加大简政放权力度;(2)全面落实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制度;(3)加强事中事后监管;(4)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5)优化公共服务。
19.什么是“放管服”改革?
答:“放管服”改革指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20.什么是行政审批?
答: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包括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采取“批准”“同意”“年检”发放证照等方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
21.建设法治政府对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是如何规定的?
答: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把严守党纪、恪守国法的干部用起来。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督促整改,问题严重或违法违纪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22.党委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哪些职责?
答:(1)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本地区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3)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4)支持本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办事,不得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5)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6)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法治氛围。
23.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哪些职责?
答:(1)加强对本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2)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依法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3)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4)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推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5)自觉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6)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实施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
24.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的目标是什么?
答: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等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政府各项工作。
25.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者的关系?
答: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三者本质一致、目标一体、成效相关,必须相互统一、共同推进、形成合力。依法治国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26.宪法第五条关于建设法治国家是如何规定的?
答:该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7.如何理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答:(1)法治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而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2)法治能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手段,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3)只有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才能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减少欺诈、违约、制假售假、投机取巧等不规范行为,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8.全面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答: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9.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包括哪些内容?
答:政府信息的索引、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内容。
30.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采取何种方式?
答: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方式。
31.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包括哪些内容?
答: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3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取何种方式向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提出?
答:采用包括信件、数据电文在内的书面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33.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34.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要推进什么法定化?
答: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35.什么是“双随机、一公开”?
答:“双随机、一公开”就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36.如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严格落实《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共汉中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全面清理废除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2)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3)坚持守信践诺,强化政府诚信建设,严格兑现向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4)对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进行补偿;(5)不存在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活动的行为。
37.什么是公共法律服务?
答:公共法律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基本法律需求而组织提供的法律服务、服务保障措施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事项。公共法律服务主要包括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查询、法律便利、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村(居)法律顾问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
3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的“两快两全”指示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39.什么是行政诉讼?
答: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40.什么是地方政府规章?
答: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政府规章。
41.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哪些事项作出规定?
答:(1)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2)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事项。
42.地方政府规章制定程序是什么?
答:(1)立项;(2)起草;(3)审查;(4)决定;(5)公布。
43.什么是行政规范性文件?
答: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除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以及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外,由各级人民政府(含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和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44.如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
答: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必须要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为防止文件制发的随意性,出台重要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把握好“严格制发程序、认真评估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审核把关、坚持集体审议、及时公开发布”等6个环节。为了确保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还需健全责任机制、强化备案监督、加强督查考核等。
45.为什么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答:(1)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2)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水平;(3)有利于增强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4)有利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46.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47.《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公开、公平、公正。
48.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措施是什么?
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保障。
49.什么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答: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50.国家宪法日是哪天?
答:12月4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政协汉中市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