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6-12-26 10:33
来源:
打印

   

   

  为深入了解我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现状,推动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在我市落地生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持10月中旬,市政协副主席李克欣、鲜成军带领部分委员和相关专家学者,深入汉台、城固、洋县、宁强县就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概述

  近年来,我市以“六进”(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为抓手,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营造氛围,普及宣传教育,开展载体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市拥有各级“道德大讲堂”400多个,开展宣讲活动2万余次,受教育群众60余万人,注册志愿者4万多人,先后有190余人获得国家、省级、市级“中国好人榜”、“陕西好人榜”、“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感动陕西”、“感动汉中”的奖励。城固、洋县、汉台、勉县作为省、市级示范点在全域内铺开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活动,其余8个县确定了81个示范点,逐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示范点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的工作格局。其特点为:

  (一)行动迅速。2013年底,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下发后,市委及时制定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市委宣传部拿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并先后组织工作推进会、现场会,分步骤、分层级有重点地安排、部署、落实,形成良好开局。

  (二)广泛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坚持社会宣传、新闻宣传和文艺宣传多管齐下,营造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提高民众知晓率,促进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三)分类推进。按照机关、学校、农村、社区、企业、家庭六大类开展示范推进,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和活动载体,以点带面,推动培育践行活动尽可能达到全覆盖。

  (四)充分利用现有载体。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单位创建、党建、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项工作中,以现有的道德实践活动载体和形式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五)先进典型引领。通过选树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活动,展现群众身边优秀践行代表的动人故事、生活情景、感人场景,唤起共鸣,使群众在参与道德实践中切实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对自己生存、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而增强践行的自觉性。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点及问题

  (一)工作难点

  调研中,在与基层工作人员及群众交流时了解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三大难点:一是在“知”的层面上。如何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字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感知接受的形式向群众讲清讲透,真正达到入脑入心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二是在“信”的层面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似只是“知”和“行”的问题,但“知”而不“信”,也难践行,所以在“知”和“行”中间还有一个“信”的问题,如何让广大群众“认同”、“真信”是个大课题,还有待于党委、政府认真研究。三是在“行”的层面上。认知阶段工作措施再多,最终要在“行”上见成效,但践行方面缺少可以考核、衡量的抓手,见效慢。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人们积极践行,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地方、部门、领导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各职业、各阶层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差异较大,对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模糊。甚至认为这只是一项务虚的工作,只是个别部门的事,和自己关系不大,走走形式后一阵风就过去了。

  2.环境营造不够浓郁,针对性有待加强。由于宣传广告费用高,投入不足,还达不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全市主要街道、城市出入口、广场、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及一些单位、乡村、社区、宾馆、公交车等其他领域宣传还不到位,可挖掘的潜力还很大。由于宣传不深入,群众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的还不太明确,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舆论氛围还不浓烈。

  3.工作合力尚未形成。各类各块各自活动,没有形成一个全市统一的活动载体和努力方向,多数群众的践行热情还未激发出来,对于全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工作而言,活动看似丰富,实际还是趋于“小、零、散”。

  4.发力不均衡,融入上有待深化。各地方、各单位在落实、落细、落小上存在差距。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良好风气的乡村、社区、单位、国有企业重视程度高、投入大,培育和践行载体比较有特色,其余多数还只停留在文件上、墙壁上、口号上,缺乏相应的活动载体。各个行业、社会各方面还没达到结合各自职能,建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使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制度化,以融入群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六进”活动中开展最好的是校园。农村60%以上外出务工的、社区一部分流动人口成为盲区。私企开展活动的更少。

  三、对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破解难题,我市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格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落实做细,就当前工作提出五点建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党政领导及党员干部要当好先行者

  价值观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和行动遵循的准则。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可以说,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是一个民族的“主心骨”。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的形象和威信的观感判断,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党员领导干部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上作出表率、见诸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建议:第一,在把核心价值观纳入干部的教育培训的同时,通过开设网上党校、微型党课等载体,在全市党政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一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阐述,并开展大讨论,以此统一思想认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市生根开花打牢思想基础。第二,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选拔任用中,切实贯彻“好干部”标准,改进对于干部德的考察,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与政治品行一起纳入干部考德评德,引导党员干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践行典范。第三,在机关事业单位掀起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热潮,积极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参与基层宣讲、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与群众直接面对面接触,破除距离感与陌生感,改变对于机关干部的固有印象,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群众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求每位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自身要勇于践行核心价值观,还要将其融入到自己履职中,以良好的党风、政风、纪风影响更多的人、更广的社会面去认知、去践行,成为带动引领时代风尚的一面旗帜。

  (二)多种途径深入持久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各界认知认同

  一是科学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市属媒体拿出主要版面、主打频道、黄金时段刊播“中国梦”、“我们的价值观”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并开设有关道德建设的专题、专栏持续宣传;市上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文化市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创作格调健康、题材贴切、内容丰富的文化产品,结合民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节目、文艺演出、网络动漫等传播方法进行推广;集中拍摄并展播一批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先进典型的微电影,讲好百姓自己的故事,引发更多人的共鸣,努力营造“好人好事天天有,身边好人大家学”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利用户外公益广告。各建筑围挡、城市大屏幕、楼宇电视、主要街道、城市出入口、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及一些单位、社区、宾馆、公交车等其他领域,按照全市广告总量的50%的标准展示传播核心价值观,让人们目之所及,皆可入眼;在农村,大力推广城固县小营村的经验,建“乡风明德文化墙”,充分利用老百姓自家院墙、房前屋后墙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农民画、连环画、彩绘等形式,用农民触手可及的载体传播“善”文化、传播“好”家风。三是打造特色场所。在城市核心区建一座公民教育馆,一条“守信商业街”;在农村建若干“好人村”;在打造“一江两岸”文化景观带或是城市广场时,建若干“英模墙”、“好人墙”;依托现有的公园、广场、景点的地形特点,增添能深入浅出阐释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雕刻、塑像、墙体、字画、楹联等实物,以更加具象化的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四是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核心价值观。五是继续强化分类指导。对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家庭等不同社会单元,在学习借鉴、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具针对性的形式、方法、载体,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人物、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等不同对象,从认知、行为和学习、工作、生活、社交、休闲娱乐等多维度着眼,找准思想共鸣和利益交汇的切入点,创新方法、增强实效,增进群众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价值认同。

  (三)融入社会生活种在群众心里,促进真信真行

  为使广大群众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建议市、县有计划、分片区组织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深入城乡基层,通过讲坛论坛、座谈交流等方式,向群众开展宣讲解读,把核心价值观种进群众心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宣传教育内容上,不能搞理论对理论,抽象对抽象,要延伸开来,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比如传统文化中那些深入人心的价值认知“亲民、济众、义理、仁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等等都有助于对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文明、和谐、公正、诚信、友善”的认知和践行。二是与红色文化相结合。主要包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视死如归、无比忠贞、创业敬业的伟大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操,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程中涌现的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充分利用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苏区红色交通线、红二十九军、红七十四师等在汉中留下的160余处革命遗址遗迹做好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大文章,深入挖掘汉中本土如陈锦章、何挺颖、陈浅沦、刘彩凤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及发生在天汉大地上的战斗故事,继承红色基因,融入核心价值观,让群众在具体化、形象化的故事中受到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培育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怀。三是与当前形势政策相结合。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体现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时代精神,要多借鉴吸收西方的经验成果加以阐释。四是与实现中国梦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有机融合、同步推进党委、政府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责任感积极回应群众的现实诉求,在日常治理中,为民众提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梦想实现平台,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道德约束和社会价值取向、国家价值目标的良性互构;要推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食品安全、养老等问题,加大关心帮扶贫困人群、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困难弱势群体,切实抓好与群众日常联系紧密的执法司法、社会治安、窗口服务单位、中介和社区物业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监管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促进社会的平等、公正、法治,净化社会环境,调动群众积极性,促进其自觉践行。

  (四)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形成培育践行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建议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树立一个理念。在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文明金牌,全民铸就;文明成果,全民共享;为民创建,创建为民。”的思想理念。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是政绩工程,是民生工程,要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创建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面的提升变化,推动市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炼一种精神。在全市组织开展 “汉中城市精神”提炼征集活动,通过群众参与、媒体宣传、理论研讨三个层面征集“汉中城市精神”表述语,要求要集中反映新时期汉中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全面展示汉中人民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提炼的“汉中精神”要蕴含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具有引领作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制定一个公约。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汉中市民文明公约》,先向社会征集,再组织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员评审修订。《公约》要内涵丰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一旦颁布要成为全体市民的行为准则大力推行。还可谱成歌曲在全市传唱,达到人人牢记、人人践行。

  实施一个计划。研究制定并实施《汉中市提升市民素质行动计划(三年或五年)》。行动计划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道德问题,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多个方面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活动载体和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思想道德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以项目化的管理方式推动文明创建活动。

  发挥一个作用。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组建“市民巡访团”“市民巡讲团”“市民巡演团”,吸纳志愿者定期深入城乡基层开展培育践行和创建督查、宣传工作,将督查出的问题纳入市上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范畴。

  (五)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培育践行工作经久不衰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提供坚实保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制度,一任接着一任干。每年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确定工作重点,构建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限时必达标的工作保障体系。各行各业结合各自职能,建立落实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使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准则、职业道德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遵循。政府要积极发展公益事业,打造“政府取信、企业立信、个人守信、司法公信”的诚信社会,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汇聚社会正能量。

  2.建立公益活动考核机制。一是将公益日活动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体系,明确每个单位、部门、社会组织全年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个人参加的次数及累计的时间,每次参加人员在单位的占比等;二是规定由财政供养的所有单位,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办公经费用于划定区域的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宣传及维护,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建议以上两项由文明办、创建办、考核办牵头实施考核,考核结果与文明创建、奖金(津贴)发放、评先评优、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干部提拔使用挂钩,促进全民公益活动的规范运行和常态落实。

  3.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建立各行业道德模范和全市践行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评选奖励机制,树立行业道德标杆和全社会践行典范;对获市级以上的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建立相应的关爱机制,帮助解决困难,在社会上形成“好人有好报”的效应。

  4.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育良好心态,抵制消极现象,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社会风气。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失信失德的坑人现象要充分运用舆论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予以遏制、加强惩戒,形成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荣、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耻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良。(政协汉中市委员会教文卫体委员会)

Copyright 2008 http://zx.hanzho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ICP备12007223号     网站地图

地址:汉中市民主街

政协汉中市委员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政协汉中市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